冬陽和煦,暖意融融。為提高“雙減”背景下語文學科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2021年12月17日,福州市張依芳名師工作室(小學語文)送教送培至福清西山學校小學部,開展了以“精教細學專題研討暨送培送教”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福州市張依芳名師工作室成員、福清西山學校小學部全體語文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福州市張依芳名師工作室至福清西山學校小學部,開展“精教細學專題研討暨送培送教”教學研討活動
第一節課由李云芳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山行》。課堂上,李老師聚焦“徑”“斜”,化身好學者,向學生們請教如何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理解字義。再抓住“霜葉”與“二月花“比較,感受霜葉身上堅強、勇敢、向上的精神,體會作者的贊美、驚喜之情。隨后,她緊緊圍繞本單元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詞語”教授學生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整堂課有導,有思,有引,有放,目標精準,方法得當,效果可見,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李云芳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山行》
第二節課,陳小鶯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司馬光》。三年級的學生雖然第一次接觸文言文,但在陳老師“識古文——曉古韻——解古文——延實踐”的層層引導下,學生興趣盎然。在跟教師范讀的基礎上,陳老師用“人+事”“事+事+事”的方式引導學生輕松地學會斷句、讀好停頓。在引導學生練習講故事環節,更是巧抓“之”的指代意義,讓學生深刻領悟到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助人,使文言文教學中的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陳小鶯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司馬光》
第三節課由陳勇老師執教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上課伊始,老師的笑容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課堂輕松愉快。課堂上用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景感受古文的意境,引導滲透學習古文的方法;以“引知音、識知音、解知音、悟知音、懷知音” 為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學習知音文化,并抓住“志”“少選之間”這樣富有魅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鍾子期和俞伯牙之間相知相惜的情誼,讓這種真摯的情感在孩子們心中充分氤氳升華,進一步感受中華經典的“知音”文化。

陳勇老師執教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
在精彩的課堂教學后,陳敏老師就《精教細學視域下的小古文教學》話題進行主題講座。陳老師從“精教細學”理念談起,提出什么是小古文、如何細看、細讀、細思小古文在不同階段的目標,以及小古文該如何展開教學等問題進行了針對性解讀。其中關于精教細學視域下的小古文如何教的問題,更是以陳小鶯老師教學的《司馬光》為例,深入淺出地給各位聽課的老師們指明了小古文教學的方向。

陳敏老師《精教細學視域下的小古文教學》主題講座
活動的最后福清西山學校小學部校長黃瑞蘭做總結性發言。她充分肯定本次活動實現了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對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福州市張依芳名師工作室的此次送教送培表達了深深的感謝,期待今后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開展,并希望老師們能夠把活動中的所得在自己的課堂上認真實踐、落實。

小學部校長黃瑞蘭做總結性發言
此次“精教細學專題研討暨送培送教”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了名師的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為我們帶來了前沿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提供源源不斷的教學動力,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堅信福清西山學校小學部在專家高屋建瓴的引領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中,繼續腳踏實地前行,開創美好未來!